欢迎来到重庆杰恒蠕动泵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匠心负压传输

专注蠕动泵OEM解决方案

400-690-0636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生态环境部全力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赋能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时间:2025-04-07 14:55:41来源:杰恒蠕动泵 阅读数:

生态环境部全力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赋能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近日,生态环境部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中,迈出关键步伐 —— 加速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该体系涵盖海洋监测等多个重要领域,旨在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3月26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详细阐述了这一建设规划。蒋火华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全面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核心目标,积极推动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工作。
        为达成这一目标,生态环境部明确了三大主要任务。其一,打造反映美丽中国生态环境“颜值”的精准“镜子”。计划构建一个规模庞大、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该网络将全面覆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诸多关键要素。如此一来,便能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为人们展现出美丽中国生态环境的真实面貌。
        其二,化身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的敏锐“侦察兵”。生态环境部将充分整合卫星、无人机、无人船、走航车、自动站等先进监测技术手段,深度剖析环境污染的各项指标、浓度、组分,精准把握各类排放源的构成特征及其贡献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精准地识别生态环境问题,为后续的精准治理提供关键依据。
        其三,塑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先锋队。全国生态环境部门所属监测机构拥有一支6.93万人的专业队伍,他们具备高学历、高职称的特点,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专业人才群体。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这支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冲锋在前,为守护生态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生态环境部在监测体系建设方面成果斐然。发布《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并严格执行《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 年)》,初步建成了“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 样地”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预计全国生态质量综合站的数量将接近200 个,其覆盖范围不仅包括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涵盖了生态保护监管重点区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公园等重要区域。同时,通过网格法在全国精心布设1.64万个样地,基本实现了县级行政单元的监测全覆盖。在卫星遥感监测领域,生态环境部同样取得显著进展,已拥有环境和大气两个系列共7颗在轨卫星,成功构建起多星联动的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具备短周期、高覆盖、高分辨率的监测优势。
        在保障监测数据质量方面,生态环境部态度坚决,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持“零容忍”态度。蒋火华强调,监测数据作为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衡量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成效、支撑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关键依据,必须确保真实、可靠、可信。目前,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与民众对生态环境的实际感受高度契合,有力证明了数据的可靠性。
在制度建设层面,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的出台。在司法部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集到近400条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条例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技术创新领域,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初步应用于环境监测,助力行业向智能化转型。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这一举措标志着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正式开启,迈向实质性发展阶段。
        展望“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深化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打造更为科学、高效、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在监测范围拓展上,空气监测将覆盖新的城市建成区;地表水监测将在源头区增设断面,并开展水生生物指标监测评价;海洋监测也将在关键区域增设监测点位。在支撑精准科学治污方面,将优化受自然本底因素影响较大的断面布局,规范监测评价方式。此外,还将重点关注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新增170余条支流小河监测,强化化工园区、垃圾填埋场和危废处置场的地下水监测,切实提升民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标签: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