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重庆杰恒蠕动泵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匠心负压传输

专注蠕动泵OEM解决方案

400-690-0636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国标修订征求意见,多维度升级筑牢饮水安全防线

时间:2025-10-13 16:04:54来源:杰恒蠕动泵 阅读数: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国标修订征求意见,多维度升级筑牢饮水安全防线
        2025年10月10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对外发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773—2015)的首次修订,新版标准聚焦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水质保障、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等多方面优化技术要求,为新时期饮水安全保护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撑。
修订背景:十年实践后再升级,适配精准化保护需求
        自2016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773—2015)实施以来,该标准一直是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管理的核心技术依据,有效支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水源水质达标与管理措施落地,推动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重心逐步转移,自然因素导致的水质超标、保护区调整流程不明确、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不足等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为适应新时期对水源地“精准化、科学化”保护的需求,解决当前管理中的痛点,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法规与标准司联合组织开展标准修订工作,旨在通过更高标准的技术规范,进一步巩固碧水保卫战成果,持续提升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核心修订内容:八大维度优化,覆盖全链条保护需求
        《征求意见稿》在原有标准基础上,针对水源地保护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性修订,核心变化集中在八个方面:
1、取水许可管理更规范:修订水源取水许可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取水审批、许可范围及监管责任,确保水源取水环节合规可控;
2、自然污染应对补空白:首次补充因自然因素(如地质条件、气候异常等)导致水质超标的水源处理技术要求,填补此前此类场景下的保护空白;
3、保护区调整有依据:新增保护区调整和撤销的技术标准,明确调整流程、评估指标及审批要求,避免保护区管理的随意性;
4、风险防控领域扩范围:完善农业种植、畜禽养殖、交通运输等传统领域的风险防控措施,同时新增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技术要求,强化“点源 + 非点源”协同防控;
5、排口污染严管控:针对城镇雨洪排口、农田退水口等关键节点,提出差异化防治方案 —— 农田退水需经生态沟渠、人工湿地净化后用于农业灌溉循环,严禁直接排入保护区水体;雨洪排口需开展溯源整治,杜绝污水排放影响水源安全;
6、预警监控技术提效能:修订预警监控技术要求,优化监控点位布设、数据传输及预警响应机制,提升对水源污染的早期识别与处置能力;
7、应急管理流程减冗余:简化风险源排查内容与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突出“实用化、可操作”原则,降低基层管理单位的执行成本;
8、日常管理更精细化:新增定期巡查制度,明确巡查频次、内容及记录要求;同时简化信息化管理技术标准,推动水源地管理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应用。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对保护区内的产业活动提出明确限制,规定保护区内不得新增经济林,农业种植禁止使用农药,严格控制化肥使用,从源头减少人为活动对水源的污染风险。
标准意义:为饮水安全再加“防护网”
        此次标准修订不仅是对既有保护体系的完善,更体现了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从“达标保护”向“优质保护”、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治理”的转变。通过明确更具体的技术指标、更清晰的管理流程,《征求意见稿》将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监督管理提供统一依据,助力解决当前水源保护中“标准不明确、措施难落地”的问题。
        目前,《征求意见稿》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社会各界可通过生态环境部官网等渠道反馈意见。待意见征集结束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新版标准将正式发布实施,为筑牢全民饮水安全防线提供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标签: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